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贵州 > 贵州首页 > 天气要闻

那些关于天气预报的小秘密

【字体:   2018-03-22 10:09:49   来源: 天气网贵州站  

体感温度为何与天气预报不一样?气象站为什么总是建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预警为何比预报准?冰雹要来了,为什么不能够及时发射火箭炮驱雹?在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气象专家给您好好讲解一番关于天气预报的那些小秘密。

            我都热得要冒烟了,为什么天气预报的温度却那么低?

——体感温度为何与天气预报不一样


百叶箱内的测温设备 刘昌敏摄


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不少市民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明明大汗淋漓、嗓子都要冒烟了,天气预报的温度却很低,天气预报报的温度与自己感受到的温度有些不一样。贵阳市气象局气象站李光强站长对此进行了介绍。


李光强站长说,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是,测量空气温度(简称气温)的温度传感器是放在百叶箱里的。百叶箱的作用是防辐射、防风沙、防雨雪的,让空气自由流动,能够真实反映气象要素的变化。百叶箱测量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空气温度,天气预报的气温,就指的是由百叶箱测量出的这个空气温度。而我们感受到的温度是体感温度。


其次,预报的气温是针对气象站的,预报准确与否是以第二天气象站的数据为依据,由于读者所处位置与气象站不同,因而感觉也就不同。如预报贵阳的气温,是预报贵阳气象站第二天的气温。读者若在甲秀楼,就比位于东山上的贵阳气象站要低150多米,数据就要相差1.5度。加之老城区周围都是山,处在一个盆地里,就有热岛效应。现代城市中修了很多高楼,增加了很多居民,增加了很多汽车,大家感受到的温度就比预报的感觉热多了。这种现象在夏季或冬季的街头最为明显。


老百姓感受到的体感温度则是由辐射而产生的温度。太阳热量辐射到人身上,你的身体就会感受到热量。大地将吸收太阳的热量辐射出来,当你深处此地时,你也会感受到温度的升高。但是,辐射是有区域限制的,它被限定在辐射能够达到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就不能体验到由此带来的升温了。


这样来说,天气预报的气温,反映的是一个大范围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比较缓慢。而体感温度是某一个特点区域内小范围内的温度,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较大,温度变化程度较大。

  

  不接地气怎么能报准天气预报?

 ——贵阳市气象站为什么要建在东山上

气象观测员在记录百叶箱内的温度 刘昌敏摄


一些市民向记者反映,贵阳市气象站原来建在甲秀楼附近,可是在2000年1月搬到了贵阳的东山。这是不是因为东山地理位置要高一些的原因呢?


李光强站长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说,气象站担负着气象观测的工作。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得出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


中国气象局对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气象站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以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气象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有铁路、公路、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大建筑在城市中心已经是常见的了。而这些高大建筑影响了风的流动、日光的照射也会被它们遮挡。加上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因素的增加,地势低洼地段对这些因素的散发不利。


而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这些不利因素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所以,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气象站总要建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了。

  

  说下冰雹就下冰雹,可为什么说多云却不一定能见到太阳?

——灾害预警为何比天气预报准?

  

     气象站里的气象雷达  刘昌敏摄


3月中旬,贵阳市遭遇到了一场雷雨冰雹袭击。气象部门同时发布了冰雹红色预警。许多市民有这个感受,灾害预警很多时候要比天气预报要准确得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此,记者采访了贵阳市气象局的高级工程师罗乃兴。


罗乃兴对记者说,天气预报相对来说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过程,一般是24小时预报、48小时预报,而预警除了寒潮等极个别提前48小时的预警外,一般都是12小时内进行预警。由于天气预报的时间较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准确性肯定要差一些。灾害预警相对时间较短,相对的依据就要多一些,而时间越临近,准确率也就要高一些。


另外一个方面,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天气预报是在天气现象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对其进行的一个预测,属于“无中生有”的东西。这是对未来可能性的预测,偏差自然要大一些。而灾害预警是天气现象已经生成或者是非常适宜生成,比如说在上游已经发生洪灾了,那么下游自然也就会有洪水来临。当然,灾害预警比洪水预判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洪水是沿着河道而行,而天气现象是沿着高能量区来走的,因此。灾害预警还考虑能量、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才能做出判断。


罗乃兴说,目前,科技手段在不断增多,天气预报的趋势准确率已经很高了,只不过在具体的范围内的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偏差。随着大数据分析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数据,而我国数据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各种天气预报设施的投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冰雹来了才打炮,这是事后诸葛吗?

              ——为何不能够及时发射火箭炮驱雹


3月13日,贵阳出现了一次较强范围的较大冰雹。有市民提出,气象部门有发射火箭炮驱雹的职能,为什么有些菜地还是遭了秧,为什么不能发射火箭炮驱走所有的冰雹呢?



罗乃兴对此也进行了解释。他说,首先冰雹形成的区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部署的驱雹炮如果没有安放在这个区域内,那么发射再多的火箭炮,也打不到驱雹的效果。


其次,人工防雹还受到空域的影响。如果产生冰雹的空域内有飞机飞行,也是不能够发射火箭炮驱除冰雹的。因此,在准备发射火箭炮驱雹时,是必须向空管部门提出申请的。空管部门将根据这一空域内是否有飞机飞行来确定是否批准气象部门的申请,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石奎 刘昌敏)


编辑:中国天气网贵州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400-6000-121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贵州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