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贵州 > 贵州首页 > 专题资料 > 生态文明会

听中外气象学者谈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安全

【字体:   2015-07-02 14:31:30   来源: 中国天气网贵州站

在6月27日贵州省气象局学术报告会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席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Thomas Stocker,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气候学家陈德亮,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董文杰等接受了现场听众和媒体记者的提问。

听中外气象学者谈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安全

媒体记者采访现场(石开银 摄)

听中外气象学者谈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安全

托马斯接受中国日报社记者专访(张蕾 摄)

Thomas Stocker:将在IPCC第六次评估中对区域气候模式予以重视

听众:CIMIPS5综合系列模式对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很多的支持,这其中包括了40多个模式,那哪些运用到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哪些没有呢?这其中有什么标准呢?像贵州这样较小的尺度,在选取模式的时候,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Thomas Stocker:这些模式对未来的气候情景状况进行模拟,的确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模式的时候,两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一是要考虑模式之间评估值范围的协同性,二要注重区域模式。在IPCC下一次评估报告中,我们要对区域模式予以重视,对较小尺度有更好的评估。

陈德亮:经济发展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

听众:您是未来地球计划的发起人,对于省级气象业务部门,或者社会个人来说,我们能通过什么途径参加这个计划呢?

陈德亮:在我看来,最好的参加途径,就是能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运用未来地球的理念。现在也有一些国际合作的项目,我希望气象部门能够主动了解,积极参与到这些研究工作中去。

听众:您在报告中指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其实是很不稳定的,但那个时候没有人类活动,那如果我们现在采取减排措施,能延长气候稳定的时段吗?

陈德亮:地质时期和现在的区别,主要是时间尺度很不一样,地质时期的尺度很长,几万、几十年甚至上百万年,在那段时期人类影响确实很小,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变化。但我们现在讲气候变化,是近百年的尺度,IPCC第五次研究报告就很好地说明了,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的强迫已经大大超过其它因素。

听众:您的报告中提到,通过政策等努力,臭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气候变化问题却拖了又拖。您认为,气候变化和臭氧问题之间的区别在哪?解决气候变化,难点在哪?

陈德亮:最大的难点在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很好的例子能够证明经济的发展与排放没有关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所有的国家,包括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依靠化石燃料来作为能源消耗。这正是最难的地方,大家都明白,减排是一定要做的,但经济发展也必须要抓。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关键是要解决能源问题,比如说,要使用其它能源去逐步代替化石燃料,还有就是节能。

我要强调一点。我们现在还是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特别对中国来说,不能完全走这个理念。所谓社会发展,要包括比如人体健康、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等等,如果我们只强调GDP,只强调经济发展,我们的环境、健康等等都不考虑的话,那这个发展还有什么意义。经济发展不能跟社会发展等同起来,只有明白这个,未来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宋连春:适应气候变化,重在加强灾害风险管理

听众:您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的趋势。那么,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之下,您认为省级气象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宋连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减缓气候变化是最根本的目标,但这需要时间,当下的紧急任务是去适应气候变化。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在规划、防御、预警等等环节,都要考虑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

听众:在预测的业务服务中,我们发现贵州的模式解释应用水平都低于周边的省份,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宋连春:目前全球包括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对于高原的预测能力都很弱。关键要考虑当地的物理过程,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来加以改进。

报告会结束后,嘉宾们还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国气象报、贵阳晚报等记者专访。(张蕾 整理报道)

 

编辑: 中国天气网贵州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400-6000-121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贵州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